最近五天里,汪洋副总理两次提到开发区转型。

第一次是9月4日,在商务部、国土部、住建部共同召开的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,汪洋强调,开发区的未来方向是,加速转型升级,实现创新发展。第二次是事隔4天后的9月8日,汪洋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公开表示,中国政府将推动开发区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、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、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、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,使开发区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“探路者”和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的“排头兵”。

30年来,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已有215个,部分东部省市内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多达20-25个。去年,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近7万亿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%;财政收入1.3万亿元,占全国财政收入的9.8%;进出口总额近8000亿美元,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8.7%;吸引外资占全国的1/5。

开发区建设的成功,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省改革开放的进程,也丰富了世界经济园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。但是,汪洋认为,开发区如今“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责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”,“未来发展之路是加快转型升级”。

去年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其实是更高层次上的开发区。上海自贸区最突出的一点,就是其通行的规则和制度要能够在其他地方复制。如果这些制度能在我省园区复制那么我省经济不就能更快更好发展,经济转型不就能更顺利进行了?

同时我们也要看到,原有开发区模式从诞生开始就带来许多非市场的东西,虽然当初需要政府的扶持推动,但是当开发区建设由政府主导时,难免会成为政绩工程。于是,出现了为抢政策红利而建开发区,开发区根本没有周全的规划,先把架子搭起来、把土地圈起来等现象。开发区范围越划越大,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资金,明显地超出了实际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,最后出现土地被闲置、资源被浪费等问题。

加之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国内人口红利消退,经济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日益明显,海外市场不振,出口导向的制造业拉动模式面临挑战。在这种情况下,开发区面对的劳动力成本、资源约束条件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像过去那样靠政府批地、出台优惠措施等政策来吸引投资的方式已日渐不可行。同时,城镇化速度不断提高,科技发展让交易距离缩短和虚拟化,一些新兴产业对土地、人力等的要求不强,让这些传统经济要素的价值下降,降低了一些远离城市中心的园区的吸引力和传统优势。在此情况下,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创新转型,才能让园区永葆青春,继续为经济贡献活力。

另一方面,作为培育全国统一、公平的市场的必然要求。园区发展不能再靠政策,而要利用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,积极引入先进制度,在精简行政程序、下放审批权、增进土地流转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表率,成为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,主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刺激活力。

当然,园区创新也需因地制宜,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具体的转型策略。这就必须以严格的开发区考核为指导,针对创新能力、投资环境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指标,进行科学化的评估,从而激励不同园区在如何创新行政管理方式、管制环境,如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,而不是简单地比拼谁的政策更优惠,谁能给投资者更廉价的用地、用工、税收待遇等措施,让园区之间不再是恶性竞争,忽视环保等社会成本,同时让园区与所在地居民的利益更加协调一致,实现包容性增长。

规范和取消各种不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,将节约政府开支,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。地方政府主动引导园区产业转型,给庞大的园区瘦身增效,从而促进土地、资源的集约化利用,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,这也是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适应“新常态”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
当我们要复制经规则和制度时,当要进行园区转型升级时,当务之急是去政府主导,变市场主导。这样的转变包括梳理园区原有的政策和制度,符合市场主导的要坚持并扩大,不符合的就要废除。在这个转型过程中,会有相当一部分园区消失,但是园区的“火车头”和“顶梁柱”将出现。

(摘自省经信委网站)